3月30日,在石門峰陵園名人文化廣場上,武漢市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策劃了一場特別的「生死體驗」,讓活人「裝死」開追悼會。當天共有12位市民體驗了生前葬禮。雖然很多人將此生前葬禮視作兒戲之舉,但是相關專家指出這其實是一種死亡教育。長期以來,中國人對死亡教育採取一種迴避態度,「死亡教育」一直處於缺失狀態。然而,這種「諱談死」的態度,卻往往導致嚴重後果。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有28.7萬人死於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自殺率為23/10萬人,屬於高自殺率的國家。自殺的原因可能各異,但中國的高自殺率表明,國內對於死亡教育太缺乏了。有教育專家十分贊成這次武漢學生策劃的「生前告別儀式」,認為在莊嚴的儀式中,將「死亡」視為一種「情感知識」存入學生的「知識庫」,對人全面認知人生,提高生命品質,是不可或缺的。
躺在棺木體驗死亡
第一名扮演逝者的是武漢市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曾佳。上午9時30分,在司儀的主持下,曾佳的大學同學紛紛上前,向她獻上愛聽的歌曲和告別話,一旁的顯示屏上,播放曾佳從出生到上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的人生經歷。
隨後,曾佳躺在四周擺滿鮮花的白色棺木上,同學們圍棺木告別,向她身上灑上千紙鶴,司儀念悼辭,現場一片肅靜。曾佳最後在白熾燈光的照射下「復活」。整個過程持續不到10分鐘。
「躺在棺木上很奇怪,腦海一片空白,甚麼都沒有想。」曾佳說,當睜開眼睛後,感覺世界變了,瞬間差點流下眼淚。「以前的煩惱和挫折都不重要,活真的很美好,人要充實地過好每一天。」
在曾佳的示範下,26歲的馬先生走上棺木,感受死亡體驗,他「復活」後說,在武漢打拚多年,有過酸甜苦辣,現在有點小成績,卻常常感到迷茫。「躺上去一瞬間,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以後不會再為一些小問題糾結,要樂觀對待生活。」
重新看待生死
圍觀人群中不乏質疑聲。「人還健在,怎麼就做起了葬禮呢?」「年紀輕輕就辦葬禮,到底是出於甚麼樣的意圖?」 有眾多市民仍很難接受這種行為。武昌的郭先生說,隨便看待死亡,有如兒戲,很不嚴肅。
面對記者的採訪,「逝者」曾佳說,2010年,自己在讀校,二爺爺突然腦溢血死亡。這件事讓她突然意識到生活中甚麼事情都可能發生。當年,曾佳選擇重新參加高考,填志願時,毫不猶豫選擇了武漢民政學院的殯葬技術與管理專業。在學習專業知識後,一直想為自己舉辦一場追悼會,更好的看待生死。
「平時經常接觸遺體,卻很少思考死亡」曾佳表示,在追悼會上聽到了許多同學平常不會說的話,比如自己平時打扮十分前衛,穿高跟鞋、染髮,今天才知道,這種風格讓不少同學反感。「躺在靈床上,聽到禮儀師低沉的悼辭時,眼淚直在眼眶中打轉。想到如果自己離開,有這麼多好友親人會悲痛,更讓自己覺得要好好活。」
陵園企劃中心負責人解釋,接受死亡並不是對死亡的妥協與逃避,而是以一種更加超然、豁達的態度看待生命。
生前葬禮是一種「死亡教育」
有教育專家指出「生前告別儀式」可以看作是「死亡教育」的一種。生活中難免遇到困難和挫折,但在死亡面前,快樂和哀愁都失去了意義,因此,體驗死亡,能提醒我們把握好生活的每一天。正如扮演「逝者」的女生所言,在「生前告別儀式」中,感覺「以前的煩惱和挫折都不重要,活真的很美好」,而從殯儀床上坐起的一剎那,就好像是重生一樣。
談「死」色變致死亡教育缺失
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傑‧唐納‧華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狹義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對生命本身的關注,而廣義的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的教育,它不僅包括對生命的關注,而且包括對生存能力的培養和生命價值的提升。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國外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已開設死亡教育課程,而國內的死亡教育起步較晚,發展相對落後。
在中國文化裏,死亡話題向來是個禁忌,人們一般都盡量避諱談及有關死亡的事情。家長盡可能不讓孩子目睹或聽到死亡,擔心對死的「接觸」會引起孩子的恐懼、不安和焦慮。大多國人給死亡貼上了「不好的事物」的標籤,這種骨子裏對死亡的避忌導致目前國內死亡教育意識淡薄。面對孩子關於死亡的提問,家長習慣扯開話題,避之則吉。不少學校的想法和家長一樣,對大多數學校而言,將死亡拿到課上討論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反觀國外,外國人敢於正視死亡,死亡並不在敏感話題之列。面對孩子提出的「死亡問題」,美國家長會直截了當地回答,孩子還會在家長或老師的帶領下,到郊外專為絕癥患者提供善終服務的寧養院,把花瓣輕輕撒向臨終者的床榻,微笑目送臨終者告別人世。
近年來,受電影《非誠勿擾2》的「人生告別會」影響,一些人也開始跟風策劃生前追悼會,以給自己及他人思考死亡。 2011年企業家馬雲、馮侖、永紅、鄭躍文等人曾策劃集體追悼會,近日又有武漢的女大學生為自己舉辦人生告別後,儘管有不少聲音指他們意在炒作,但在死亡教育極度缺失的中國,這無疑也成為了國人的死亡教育課。
普及死亡教育刻不容緩
生命教育是教育必須的一課,這已是全社會的共識;而對生命教育,有一種觀點基本上是目前學界的共識,那就是「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內容,生命教育是一種價值性的活動,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最明確的內涵」。西方一些國家,學校教師裏常常會讓學生思考:如果生命只有3天,你怎麼安排、最想做甚麼?如果給自己寫墓誌銘,你會怎麼寫?其實這就是一種死亡教育,而國內的「死亡教育」,卻被認為不吉利而避之不及,這對公民整體認知世界,全面認知人生,無疑是個缺陷。
「死亡無知」的惡果
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自殺是15歲~34歲人群的首位死因。中國每年有28.7萬人死於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170萬人因家人或親友自殺而出現長期、嚴重的心理創傷,16.2萬未成年人因此失去母親或父親。這種嚴重的心理影響會持續10餘年,甚至會影響到未成年人的後半生。《死亡教育缺失釀惡果,花季少年走上人生不歸路》作者曹保印在文中指出,對青少年而言,長期以來,由於死亡教育的缺失,他們對死意味甚麼,缺乏最常識的了解和思考。
心理專家解釋,對死亡教育的過度禁忌往往會讓孩子對死亡產生神秘感和好奇心,甚至會帶給他們一些關於死亡的不正確信息,誤認為死是一件輕鬆、隨意的事,可能會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放棄生命。此外,還會造成孩子抗打擊能力弱,家裏一旦有親人去世,有的孩子無法從中走出來,長時期鬱鬱寡歡。
香港愛滋病基金會總幹事連愛珠在給武漢大學生志願者的一場講座中呼籲:「青少年應該及時、有效地接受『死亡教育』,培養正確的生老病死觀念,從而更加尊重和愛護生命,追求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昆明一中心理老師的一句話也道出了「死亡教育」的初衷——「讓學生正確地理解死,是為了讓他們更好地生」——即讓青少年了解生命的真實過程,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生命,成年之後以達觀和超脫的態度去對待生命過程中的一切際遇,這會讓他們更加尊重和熱愛生命。
國內的死亡教育現狀
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中小學及高校通過開設相關課程對學生進行死亡教育。廣州大學等三所廣州高校於2008年起開設「生死學」課程,讓學生以在課上寫遺書、立遺囑、撰墓誌銘等方式思考死亡。在北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等166所學校在試行死亡教育,目的在於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意識。除了課上的學習,學生還會到殯儀館、敬老院、臨終關懷病區等實地感悟生命的意義,如海口市一所中學就曾組織高一學生參觀殯儀館,在模擬演示中了解屍體火化過程。然而,大部分未有機會上死亡教育課的學生只能通過私下觀看諸如《入殮師》等電影和書籍了解和感悟死亡。
認識死亡有助提升生命質量
曹保印認為:「中國青少年亟待普及死亡教育,其目的讓其了解死意味甚麼,並體會死給親人帶來的巨大悲痛。開展死亡教育的最佳時期是青春期萌動前,其內容應包括:介紹死亡知識,讓青少年親自扮演死者、傷者、孤兒等,從情感上體驗與死相關的情景,對各種與死相關的打擊、挫折、損失有準備;對青少年加強情感教育,培養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性。青少年只有在情感、人格、人性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健康發展,才能自然體驗到做人的尊嚴和生命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