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安徽省的安慶市,發布了一項關于殯葬改革的新政,從今年的6月1日起,全市城鄉居民死亡后,一律實行火葬。移風易俗,是好事兒,可推行起來,就沒那么簡單了。有媒體報道說,個別鄉鎮干部,強行拆解棺木,導致多名老人,為了能夠土葬,選擇了自殺,媒體甚至稱,自殺老人是“想趕在火葬前,躺進棺材里”。殯葬改革,逼人自盡,這樣的新聞太具有迷惑性和爆炸性了,真的如此嗎?隨后,安徽省民政廳緊急回應,說這不是真的,經他們實地調查,老人死亡的情況,和目前推行的殯葬改革措施,沒有關系。
單單從這兩句話看,說得沒毛病,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不能因為有老人自然死亡,或者因為家庭瑣事自殺,就“栽贓”在殯葬改革頭上。但是兼聽則明,咱也不能只聽官方的聲音吧,再說這個調查結果,有多少公信力,也得驗證一下吧。記者調查后發現,一共有六位老人自殺,而背后的原因,是錯綜復雜,不能說和殯葬改革完全沒有關系,至少應該說,和殯葬改革的推行方式,有關系。
首先,是改革措施出臺的過程,非常倉促。安慶市開始擬定政策,是在今年的3月中旬,而傳達到村子里,是在4月初,中間相差半個月左右。在此期間,沒有任何溝通、宣傳,各種小道消息“滿天飛”,有的村委,最后只是貼出了“6月1日實行火葬”的通告。咱們看起來沒什么,但要想到當地人的習俗和中國人傳統的喪葬觀啊,都講究入土為安、入土為安,現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貼出告示,這確實嚇壞了不少老人。老話常說,棺材本棺材本,一輩子留點兒繼續好容易置辦好棺木了,突然下令說不讓使,退沒法退,扔沒法扔,這棺木怎么處理?根據安慶市和省民政廳的要求,是“禁止強制收繳”,愿意留就留,如果自行拆除或者上繳,還能收到一定的補貼。合情合理跳不出什么毛病,但錯就錯在,上面的意圖很好,下面的執行跑偏了,“不強制”、“自愿”直接變成了,“必須被上繳或破壞”,沒有通融的余地。
移風易俗,是大勢所趨,這個過程,慢不得、也急不得,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很顯然,安慶市的個別上級官員、以及個別基層干部,非常著急啊。所以有的村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省吃儉用準備的棺材,被抬走,被砸碎。根本沒有人去問一問棺材的主人,是愿意留下、還是選擇被收走。說句不好聽的,棺木是村民的私人財產,說收就收、說咂就咂,這就是所謂的“改革”嗎?
翻翻過去的新聞,大家不難發現,其實早在1994年和2006年,安慶就曾經兩次推行殯葬改革,但都因各種原因流產了。這回倒好,多少有點兒“勢在必行”的意思,沒想到客觀上造成了這樣的局面。是,我們不排除個別老人上吊、投井,有自己的個人原因,可正在推行改革的節骨眼兒上啊,所謂欲速則不達,簡單、粗暴、一刀切地執行政策,不僅不利于改革,反過來非常容易影響一步工作的開展。
這位專家還表示,土葬代表鄉土民俗文化,對此的改革應該是漸進式的,短短一兩個月的改革,顯然操之過急。怎么說呢,移風易俗,本來應該是一個“春風化雨”的系統工程,首要任務是“觀念培育”,有了思想基礎,具體實施的時候、才不會有阻力,現在六條人命都沒了,即便民政部門站出來撇清責任,卻也顯得格外不自信。現在的問題在于,6月一號實行火葬的話已經喊出去了,老人自殺事件、輿論的壓力又這么大,下面的場,應該怎么圓呢?
上一條: 殯葬改革必須回歸公益本質
下一條: 破解公墓市場亂象殯葬民生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