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
節日起源
中元節是儒釋道三者融合的節日,又稱鬼節、七月半或盂蘭節。關于其來源,有不同的說法,道家有天、地、水三官,中元節來源于地官赦罪的說法,地官的生日即是中元節。按照佛教的說法,中元節的來源是目連救母的故事。說的是釋迦牟尼的弟子目連不忍母親在地獄受苦,在七月十五供奉十方僧人,替母贖罪,終于將母親解脫出來的故事。
關于萬圣節的來源,流傳較廣的一種說法是已經逝去之人,其靈魂會在這一天重返人間,尋找替身。人們為了避免先人亡魂來奪取自己的生命,于是點燃火炬,還用各種動植物來裝飾自己,借以嚇走鬼魂,躲過災難,這也是后來萬圣節化裝舞會的來源。
節日習俗
中元節的習俗最主要的莫過于祭祀先祖了,人們在這一天一般會用燃燒紙錢,點燃蠟燭等方式為緬懷先人,祭祀亡靈。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文明祭祀與綠色環保的倡導,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鮮花祭祀或網上祭奠的方式來寄托哀思,傳承中元節文化。其次,放河燈也是一個流傳較廣的習俗。人們將一盞形似荷花的燈放于水中,任其漂流,以普渡水中的鬼魂。
提起萬圣節,不得不提的便是南瓜燈了,這幾乎成為了萬圣節的一個標志。萬圣節也是一個孩子的節日,孩子們可以在這一天挨家挨戶地討要糖果,口中說著“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亂。同時,這天還是年輕人舉行化裝舞會的日子,不管是小精靈還是美杜莎,各種造型應有盡有。
參與人群
中元節的祭祀活動主要是年長者來進行,年輕人或孩子一般很少參與,甚至有的地方會有一些忌諱,不準孩子參與,這主要還是跟中國人的鬼神觀念有關。而西方人在萬圣節之時,不論老人或是孩子都會積極參與其中,一同感受節日的喜慶氛圍。
上一條: 中元節與萬圣節(二):敬畏與狂歡
下一條: 悼亡詩——古代文人祭奠亡妻的真摯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