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祭統》有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禮;禮有五經,莫重于祭”,由此可見,祭祀一直以來被置于重要的位置上,是喪葬文化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我們為什么要舉行祭祀活動?除了祭奠祖先,還有其他的目的嗎?總結起來,主要有一下三個方面的目的:
一、消災弭禍。災難,既有天災,也有人禍。天災是指干旱、洪澇、山崩地震、瘟疫等自然災害,人禍是指戰爭、盜賊、政變等人事災害。遇到災難,人們潛意識里認為是自己的言行舉止得罪了上天,就得去祭祀消災。如古代常有的求雨儀式、祭祀山神河伯等!蛾套哟呵铩ね馄稀酚涊d,天上出現彗星,齊景公曾派祝官祭祀消災。
二、求福。求福包括很多方面,如祈求農業豐收、畜牧旺盛、漁獵多獲、戰爭勝利、生兒育女、健康長壽等,多與人們的生產生活相聯系。其中最主要的是祈求豐收,古人稱為祈年。如每年的春耕前和秋收后,分別有祈福儀式和慶祝儀式,這都是祭祀活動。
三、感恩。感恩即感謝神靈的恩賜。不論消災弭禍還是求福,事過之后,農業已獲豐收,戰爭已得到勝利,災害已經停息,人們就要再一次祭祀神靈,獻上把品,表示報答恩惠。
管子說“明鬼神則陋民不悟,不祗山川則威令不聞,不敬宗廟則民乃上校,不恭祖舊則孝悌不備”,一直以來,我們的祭祀活動都有著一定的目的,且意義重大。祭祀活動是既是求心安,也是對文化的傳承。